初中生被同学灌开水,官方通报了,但网友不买账…
4月2日,据网上报道,河北邯郸市
一名初中男孩被同学欺负
因将开水倒入口中严重烧伤住院
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4月5日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教育体育局
发布通知:
日前,网络传出“永年区五中发生烧伤事件”。 实际情况是:3月27日晚,永年区第五中学七年级学生刘某童与赵某豪打架,刘某童与室友郝某涵烧伤了赵某豪。 与水。 学校老师发现后,送赵某豪去看医生。 经诊治,赵某豪面部、胸部轻度烧伤,于4月5日治愈出院。
学校已对相关学生进行处理,并加强教育,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事件引起网上关注后,
本通知来自永年区教育体育局
再次引发热议
有网友指出
通知中使用的措辞是“避重就轻”
有网友质疑
如何定义“闹剧”?
具体如何“处理”呢?
通知中没有具体说明
这两年
全国各地校园欺凌事件新闻
小芳也举报了很多
尤其是今年
同样发生在河北邯郸
《13岁初中生被杀案》
也引起了全网的关注
那么,你为什么认为
关于“烫水”事件的报道
这么反感?
我们来听听上海专家的意见。
张志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从报道网络舆情事件来看,最重要的是用事实细节和有说服力的内容来回应社会关切、化解疑虑。
从新闻稿的角度来看,这份通知的措辞和内容还比较模糊,无法真正澄清公众心中的疑虑。 因为网上说有两个同学把开水倒进了男孩的嘴里,那么这样的情节就涉嫌欺凌了。 但从同一情况的报道来看,只谈到“面部和胸部烧伤”,并在较短时间内“治愈出院”。 “治愈”这个词还包括“轻度烧伤”……事实上,这些描述并不能真正解答关注此事的公众心中的困惑。
此外,过去一段时间,全国不同地区对校园欺凌事件的舆论关注持续升温。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对涉嫌欺凌事件的调查方法和流程,以及基于此的信息披露,需要更加现实和具体。 尤其是后期如何预防可能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让公众和家长放心。 所以我觉得在地方政府这个通知的背后,我们看到我们还需要做一些更扎实、更具体的信息披露和风险防范工作。
详细报道请点击视频↓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news.fenhuangsh.com/zonghe/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