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人迟到儿科医师已停诊
6月16日,一份南方医科大学教师俞莉因抢救患儿导致上课迟到的查处通报引发关注。16日中午,南方医科大学官方发布通报回应称,已关注到上述信息,正在向相关单位了解核实情况,后续将跟进处理。
查处通报显示,2024年5月10日上午,2019临床医学班级《Pediatrics》课程由儿科俞莉老师授课,学生反馈上课铃响但授课教师未按时到达教室。经了解,俞老师分管的患儿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死亡风险高,遂在授课前到达科室查看患儿情况,期间患儿疑似出现脑出血,遂进行紧急处理,俞老师因情况紧张未能及时报告教研室,最终导致上课迟到。
6月17日,@新浪新闻在场 查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官方预约挂号平台发现,俞莉已是“停诊”状态。预约页面显示,本周四6月20号,俞莉医师总号30,余号仅剩1个名额。点击预约按钮显示“已停诊,不能预约挂号”。
据介绍,俞莉为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小儿科门诊主治医师,从事儿科常见病,擅长多发病的诊疗。出诊时间为周四上午,挂号费仅10元/次。
新浪新闻《在场》致电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儿科门诊询问此事,工作人员回应称,“是有事情停诊了,近期可能没有门诊了。停诊的话是门诊那边安排的,具体原因我们也不清楚。”至于俞莉什么时候恢复接诊,工作人员则回复称“目前没有接到通知。”
此前16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联系上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宣传处一名工作人员,对方表示,事情还在调查了解中,目前的处理结果被认定为教学差错,属于最轻的一档。俞莉老师对此处理结果应该是比较认可的。该工作人员还表示,这名患者本身就住在医院,俞莉老师在不在,患者的救治都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即便有突发情况,可以打电话报备下。
6月16日,南方医科大南方医院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她从同事处得知了此事,俞莉老师因抢救一名脑出血患儿导致上课迟到,“她人挺好的,是在抢救,又不是别的情况”。 收起d
讨论一个延伸话题:对患儿的抢救是不是非俞医生不可?
昨天看很多人提到这点,从职称来看,俞医生是主治医生(中级职称),而对于事发医院和科室而言,必然还有值班医生、有二线,也有和俞医生职称相同,甚至更高的其他医疗组医生。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似乎她可以放下对患儿的救治,离开单位,去学校上课。
-但理论归理论,现实真的可行吗?
根据通报信息,当时是由于俞医生负责的医疗组,有患儿疑似出现脑出血,所以从医疗角度而言,我们可以理解为,该患儿住院治疗相关事项,主要由俞医生负责。
而值班医生更多扮演的是“补位角色”,比如管床医生在手术台上,但他们组病人突发病情变化,这时值班医生要接手处理病情;再比如晚上管床医生不在医院,同样值班医生需要及时处理病房所有病人的病情变化。
但管床医生和值班医生同时在场时,毫无疑问,管床医生会更加了解自己医疗组患者的病情,包括对后续治疗方案的调整。
-家属需要谁在场?
当患儿出现病情变化,特别是疑似脑出血这种比较危重的病情变化时,家属往往更加需要患儿的管床医生在场,去和他们进行详细沟通,包括为什么会出现脑出血,现在要采取的措施,后续治疗方案,可能的预后等等。
如果管床医生当时不在医院,毫无疑问,值班医生要顶上去处理和谈话,但一般这个时候同样要通知管床医生。如果患者病情确实危重,即便是大半夜或者管床医生在家,甚至也需要及时赶往医院。毕竟脑出血要考虑出血大小、出血位置、是否有脑疝,可能涉及急诊手术,作为管床医生并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是不负责的。
-回归现实
现实里,当自己医疗组的患者,当着自己面出现了疑似脑出血的表现,在确定患者病情稳定前,我很难想象有医生能跟同事或者值班医生开口说“你来处理,我去上课了”,家属也无法接受分管自己患儿的医生,以这样的理由离开吧?
-俞医生错在哪里?
俞医生赶在上课前,早起去医院、去科室先查看自己分管的患儿,这是责任心的体现,不应该因此受到苛责。最大的问题可能只是没有及时向学校汇报突发情况,但我们无法以“事后诸葛”的态度来过度挑剔。
教学,教的不仅仅是课堂上的黑板字,也不仅仅是PPT上的理论知识,更是要教会医学生们“医德”二字,医学知识迟到29分钟,可以再补,但对患者的关心和救治却不容一分钟的迟到!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news.fenhuangsh.com/xinwen/zixun/1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