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郡景区
  1. 主页 > 新闻 > 资讯

贾平凹:人到晚年,请过“高配生活”,富养自己

人生数十载,如白驹过隙,悄然而逝。

年轻时,我们为了追求“高档的住所,豪华的车子,风光的工作......”,在匆忙中度日,以为这就是所谓的高配人生。

到了晚年,尝遍生活百般滋味之后,才终于明白:

人这一生,最高配的生活,其实是拥有一个得体的形象、健康的身体、平和的心态、丰盈的灵魂。

贾平凹曾在书中写道:

“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世事无常,得失随缘,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是在修炼灵魂、完善自我的道路上踽踽独行。

人生后半场,过一天,少一天,余下的日子里,请学会富养自己。

对于贾平凹,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

一部《废都》,在中国文坛掀起了一场惊涛骇浪,余波至今未息,也让他被冠上“流氓鬼才”的称呼;

一部《秦腔》,拿下国内文学的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

几十年来,他用一支笔几乎写遍了俗世生活的形形色色,也拿下国内几乎所有的文学奖项。

然而大概是小说的名声太大,也太具有话题性,却使得人们常常忽略了他在散文上的才华。

贾平凹对自己有句评价:

我散文第一,小说第二,

书法第三,

诗不入流,没有出版价值。”

大家孙犁回忆读完贾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树》后,凡遇到后者的散文,都忍不住要翻开看看,而且这种看是完全出于自愿的,是很自然的。

孙犁认为贾平凹的散文是:“不拿架子的散文。”

不以才华自傲,不以境遇自尊,不以正确自居:

在他的笔下,客观与主观,都是非常自然的,非常平易近人的。而其声响却是动听的,不同凡响的。

他的文字,于流畅绚丽之中,略略带有一种山野朴讷的音调,还有轻微的潜在的幽默感

我读贾平凹的小说,常常觉得冲击和震动,然而读其散文,却如同在袅袅起动的风里,在万籁沉沉的夜里,在泉里翻腾的、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他把生活中的碎片连缀起来,不炫耀、不张扬,却成为了治愈都市里摸爬滚打人们的一剂“良方”。

时而共鸣:

我本不善言辞,却忙于人际交往;我本喜欢独处,却忙于奔波劳碌,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那能解万丈惆怅的碎银几两,原来这个世界不允许我们内向。

时而受教:

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时而动容: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精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而涤荡干净了。

时而却又哑然失笑:

书案上时常就发现一根头发。这头发是自己的,却不知是什么时候掉的。摸着秃顶说:草长在高山巅上到底还是草,冬一来,就枯了!

人神鬼,天地心。不急不躁,随性过活。于平淡文字中静静铺开,随意捡拾一句,便是回味良久,颇堪玩味。

“刻佛的人在刻佛的那一刻就注入了虔诚,而被供奉在庙堂里度众生又赋予了意念,这石头就成了佛。”

而今天,我们将贾平凹的散文精粹集结,汇集成一套“平凹三书”,带给大家:

见自己——《自在独行》

见天地——《万物有灵》

见众生——《人生从容》

这也是自1973年至今,首次将贾平凹五十年散文精选汇集,完整呈现:写给每一个在浮华都市里,身心俱疲、困惑止步、孤独前行的你。

随书还将附赠

贾平凹题画书签和3张明信片

为了给予读者更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我们还与出版社进行沟通,争取到了这套书的限量印章版500份,随机选择其中一本,盖上贾平凹的印章,使这样一套书不仅可观,可读,更多了一份收藏价值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大家追名逐利,步履匆匆,将日子过得如水泥板一样坚硬,时常会觉得焦虑、迷茫、孤独、无助,那么不妨读一读“平凹三书”。

他带来的治愈与能量,超乎想象。

凰家尚品微信小程序二维码

《自在独行》

“写给每个孤独的行路人”

人既然如蚂蚁一样来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数十年里,该自在就自在吧,该潇洒就潇洒吧,各自完满自己的一段生命,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义了。

—— 贾平凹《自在独行》

“世态炎凉我体会得特别多。”

“我这一生病多,事儿多,从来就没有过的舒坦。”

在一次采访中,贾平凹回顾自己的人生时如此说道。

童年的困苦,家庭的变故;青年时期几场大病,几乎年年住院;《废都》带来的阴影持续了十几年......

苦难和孤独实在是常态:“他是一个没有上过高中的乡下人,知识的自卑使他敬畏一切人,悄无声息地坐在阅览室的一角,用一个指头敲老师的家门,默默地听同窗的高谈阔论。”

孤独中有无尽的残缺与遗憾,然而贾平凹却用自己的故事讲述:在孤独中,依然可以拥有内心的安宁和丰盈。

很多人说第一遍看《自在独行》,看的是孤独:

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偶尔作些长啸,如我们看到的兽。

然而再读,却逐渐读出趣味,读出大自在,如他在《说自在》里那段对“湾水”的描述:

峡谷里的潭水,没有岩头瀑布的喧哗,没有河面水浪的滚雪,平常寂静无人关注。

可是啊!

“却不因冷落而不复存在,因为她有她的深沉和力量,她默默地加深着自己的颜色,默默蓄积着趋来的鱼虾,只是一年一年,用自己的脚步在崖壁上走出自己一道不断升高的痕迹。"

临屈而不悲,赏识而不狂,大智若愚,平平静静,再朴素不过,却也再壮美不过。

在这个美好又遗憾的世界,你我皆是自远方而来的独行者,不断行走,不顾一切,哭着,笑着,留恋人间,只为不虚此行。

姑且把悲苦抛开吧,你毕竟是来看人的风景的。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news.fenhuangsh.com/xinwen/zixun/2502.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