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郡景区
  1. 主页 > 健康

非遗李氏金针

中华民族的传统医药文化已经拥有几千年基础和沉淀,针灸是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 其发展先后出现了石针、骨针、陶针、竹针等,尤其是人类发明冶金术后,金属针具的出现大大推动了刺法的发展。

李氏金针技艺自先祖李少亭(1889—1974)行医起,共计传承四代。先祖李少亭,山西代县人,18岁拜晋北名医孙祥麟先生(长于针灸,著有《针灸传真》)为师,尽得其针刺手法之真传,后即以金针行医于秦晋,救人无数,被誉为“金针李”。后于1954年调西安市中医医院任针灸科主治医师、针灸科主任,中医院研究室副主任,影响颇大。

二代传人李普世,为李少亭之子,幼年随父跟师学习,颇得真传,返回山西老家行医;三代传人李慧卿、胡碧莲为夫妇,共同钻研金针术,发扬光大;四代传人李济自幼耳濡目染,以学习家传技艺为主,临床不断精进李氏金针术。

李氏金针技艺,以纯金针具为施针工具,其针刺补泻手法、临证注重脾胃以及定时取穴法为独特针灸技艺。李氏金针术行针,深究补泻手法,以“运用金针,双手并用,针不离手,手不离针,测知正邪,掌握迎随,施以补泻”为行针之式;治法侧重脾胃,意在后天,以“见肝之病,先实脾,实脾先调胃,调胃足三里”为辨证论治思想;取穴法为依据脏腑与经络的不同,分别采用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

李氏金针技艺传承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先祖李少亭为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的创始人之一,其针灸传人多工作于此(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区浓厚的传统医药交流氛围有利于促进李氏金针技艺的传承发展。独特施针技艺对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半身不遂等病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后代均以针灸诊疗为业,计划开展规模性带徒活动,不断地挖掘保护此项技艺,以造福社会。


本文由某某资讯网发布,不代表某某资讯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news.fenhuangsh.com/jiankang/1598.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weixin888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